本期教基輕松學的主題:學生心理健康教之心理輔導方法
關注公眾號:事考必勝,每天5分鐘,輕松學教基
本期考點,心理輔導方法考頻較高,會給出關鍵詞,問體現(xiàn)了哪種心理輔導方法。重點掌握以下內容:
心理輔導方法
心理輔導的方法主要有三類:行為改變法、行為演練法和改善認知法。
一、行為改變法
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,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幾種。
1、強化法
即“給獎勵”,促進好的行為。
2、代幣獎勵法,考查最多
代幣是一種象征性強化物;I碼、小紅星、蓋章的卡片、特制的塑料幣等都可作為代幣。當學生做出所期待的良好行為后,教師發(fā)給其數(shù)量相當?shù)拇鷰抛鳛閺娀。學生用代幣可以兌換有實際價值的獎勵物或活動。
代幣獎勵法的優(yōu)點:可使獎勵的數(shù)量與學生良好行為的數(shù)量、質量相適應,而不會像原始強化物那樣產(chǎn)生“飽足”現(xiàn)象而使強化失效。
3、行為塑造法
行為塑造法,關鍵詞是“不斷強化”,“逐漸趨近目標”,要多次進行強化,形成一個復雜行為。
4、示范法
觀察、模仿教師呈現(xiàn)的范例(榜樣),是學生社會行為學習的重要方式
5、懲罰法
懲罰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為。懲罰有兩種:一是在不良行為出現(xiàn)后,呈現(xiàn)一個厭惡刺激(如否定評定、給予處分);二是在不良行為出現(xiàn)時,撤銷一個愉快刺激。
6、自我控制法
當事人自己運用學習原理進行自我分析、自我監(jiān)督、自我強化、自我懲罰,以改善自身行為。
7、暫時隔離法
暫時隔離法是指在某種特定時間不對不良行為給予強化,同時轉移情境,使行為不良者對新的情境產(chǎn)生厭惡的方法。
二、行為演練法
行為改變主要是靠他人的控制,行為演練的主體是自己。
1、全身松弛法
類似于肌肉放松法,自己進行放松。
2、系統(tǒng)脫敏法,考頻最高
系統(tǒng)脫敏是指當某些人對某事物、某環(huán)境產(chǎn)生敏感反應(害怕、焦慮、不安)時,在當事人身上發(fā)展起一種不相容的反應,使其對本來可引起敏感反應的事物,不再發(fā)生敏感反應。它包括以下步驟:①建立焦慮刺激等級表。②進行全身放松訓練。③焦慮刺激與松弛活動相配合。系統(tǒng)脫敏法由沃爾樸于1958年首創(chuàng)。
3、肯定性訓練
肯定性訓練,也叫自信訓練,有的人不敢說自己真正的想法,需要對他進行自信訓練。
肯定性訓練表現(xiàn)在三個方面。①請求。敢于請求別人。②拒絕。敢于拒絕他人的無理要求。③表達。能在公開場合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情感。
三、改善認知的方法
1、認知療法,也叫理性情緒療法
艾利斯提出,他認為人的情緒由人的想法決定,合理的觀念導致健康的情緒,不合理的觀念導致不健康的情緒。他提出ABC理論。
A:A代表遇到的事情。
B:C代表情緒后果。
C:大多數(shù)的人認為A導致C,但艾利斯不這樣認為,他認為是不合理的觀念決定的,不合理信念是B。合理情緒療法就是梳理認識。
不合理信念,共有三個方面,絕對化要求、過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極。
(1)絕對化要求
“我對你好,你就應該/必須也對我好”“我愛你,你就應該愛我”?吹筋}干中有“必須”“應該”等詞,都屬于絕對化要求
(2)過分概括化
過分概括化是一種以偏概全,以一概十,某方面沒做好,就認為其他方面也做不好。例如這次考試沒考好,認為自己的工作也做不好,人際關系也做不好。記憶為“橫向”,再例如數(shù)學沒考好,就認為物理也考不好,化學也考不好,是從橫向上以偏概全。
(3)糟糕至極
某一件事做的不好,認為以后也做不好,一般是對事的。記憶為“縱向”,現(xiàn)在沒做好,認為自己以后也做不好。
2、來訪者中心療法
羅杰斯提出,他認為一定要關注人,關注來訪者。對來訪者始終堅持坦誠和諧、無條件積極關注和感情移入性理解的基本治療態(tài)度。
2.(單選題)趙明非常害怕狗,教師依次讓他選看狗的照片,與他談論狗,讓他觀察關在籠子里的狗,讓他靠近籠中的狗,最后讓他摸小狗、抱起小狗,清除了其對狗的恐慌反應。這種改變行為的方法是( )。
3.(多選題)影響學生行為改變的方法有( )。
4.(單選題)關于合理情緒療法,以下表述不正確的是( )。
本期試題共5道,全部試題請點擊底部查看原文開始做題
點擊下方[閱讀原文]開始做題
下一篇:031.學習的內涵